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元宵灯节

元宵灯节


元宵灯节


    元宵将近,常是笙歌灯彩,仕女嬉游,一派欢乐景象。元宵节前好几天,从城隍庙东园(即内园)到后门外一带,各种商贩荟集,最为招人惹眼的是各色各样的花灯,这是城隍庙的灯市。  
  元宵张灯,据《太平御览》所载,起源于汉朝祭祀太乙神。唐睿宗李旦在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正月十五日曾燃灯千盏,并放宽宵禁,让百姓观灯。其子唐玄宗李隆基时,每年元宵均要放灯。宋代将张灯日子又放宽到正月十三夜至十八夜。明朝元宵灯期更扩展为由初八夜至十七夜。这中间当然也有变化增减的。明以后,大多是从十三夜到十八夜。旧时上海正是从十三日上灯到十八日歇灯的。 

  正月十三日上灯,上海城内外居民在夜间张挂花灯。灯的样式真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有元宝灯、蝙蝠灯、荷花灯、金蟾灯,还有聚宝盆、顺风船等名目。这类花灯有用玻璃或明角做的,著名的灯店有小东门内四牌楼王长兴等。还有邑庙内笺扇店经营的用绢绫或纸制成的有人物故事的走马灯,以及鲤鱼灯、蚌壳灯等,也非常精妙。   

  各色花灯,争奇斗妍。在上海大街上有用竹柏结扎铺盖的灯棚。黄浦江边,船桅上都点起了灯,江水被照得通红透亮。寺院门前,灯架用竹竿扎成塔形,上挂灯火,称为“塔燎”。在农村土地庙前,各处都树起一根或两根高大杉木,自底至顶围满竹圈,竹圈有绳索连系,并用滑轮操纵升降。放灯期间,高大如同桅杆的杉木竹圈悬灯常有几百盏,远望犹如灯塔,放名为桅灯或塔灯。桅灯是乡村各处元宵灯市的中心,农民在自家门前用竹竿张挂灯火,称做“望田灯”。 

  农家在上灯日还有“卜流花”习俗。在炊前,用糯米或珍珠米投入煮沸的锅水中去,如果投下的谷物开了花又碎为粉末,则为大吉大利的征兆。这叫做“爆孛娄”。以这方式占卜流年,所以也叫做“卜流花”。新婚夫妻在新年去娘家拜年的,十三日一定得回到自己家中,因为灯节已至,旧俗最禁忌的有所谓“嫁女不看娘家灯”。  

  旧俗在灯节时还有厕间迎紫姑的事。传说紫姑姓何,名媚,字丽卿,据《显异录》记载,为寿阳李景之纳妾,为李景之妻曹氏所嫉,阴杀之于厕。天帝悯之,命为厕神。乡村妇女用香烛茶酒祭请紫姑,俗称“请姑姑”;还有边敲拍子边唱:“姑姑灵,姑姑圣,姑姑有灵应。”至于问吉凶丰歉,大约和俗传紫姑善于猜谜的事有关。  

  至于猜灯谜,则是元宵灯节的一项有益活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上海鸿印轩的正厅后面设有文虎社,就是元宵猜灯谜的场所。请游人猜射,凡将灯下所粘纸谜猜中者,鸣锣以贺,并赠给文具之类物品;不中者,则鸣鼓以告,引得众人发笑不止。元宵节悬谜征射的,还有邑庙、豫园内的四美轩茶室、得月楼笺扇店、淘沙场陈公祠等处。 

  正月十五元宵夜,灯节出现高潮,此夜千灯万盏,火树银花,爆竹连声,管弦若沸。最热闹的有文灯武灯的满街游行。文灯就是伞灯,清人毛祥麟的《黑余录》说:“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蚕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卷十五“伞灯”条)精巧玲珑的文灯由穿着时兴服饰的妇女抬着,后随丝竹乐队,灯彩绚丽,弦歌悠扬,十分引人注目,武灯就是龙灯,龙用绸布和竹蔑制成,长龙十三节,短龙九节,舞龙灯者沿街翻腾,蔚为壮观。那龙前有灯牌为导,牌上写有“五谷丰登”等字样。同时还有种编扎精巧的纸球,很大,中藏灯火,滚动时居然灯火不灭而且不烧着纸,称为“滚灯”。龙灯遇上滚灯,来一场狭路相逢的长龙抢珠,确是非常热闹,难免要观者似潮了。《沪城岁事衢歌》:“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蟋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