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东北民俗: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烟袋

东北民俗: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烟袋


东北民俗: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烟袋


    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大姑娘为什么会叼上了大烟袋呢?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关东人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时节,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就是家家种的“关东烟”的烟苗。每到深秋,关东农家小院里一片金黄,那是家家在晒烟叶。这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的奇香。到了严冬,温暖的关东人家的炕头上,老人们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烟儿。

  身穿绿袍头戴花,

  到老被人捆又扎;

  勒的小脸黄又紫,

  专和炭火结亲家。

  在关东民间,这是大人小孩都熟悉的一条谜语(民间叫“猜闷”),而谜底就是“烟”。

  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 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

  同时,烟灰还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在老林子里作业,万一受了外伤,人们就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上,既杀菌又止血。

  挖参的人,更离不开烟。每当发现了人参,把头就喊“打火堆”、“点蚊烟”。这时,小打(小伙计)要给把头点上一支烟,让把头叼着边挖边抽。小打在一旁给把头扇扇子。风把烟一刮,烟味飘散在把头的周围,蚊子就不敢来叮咬,把头就会专心地去“抬参(挖人参)了。大山里的花脚蚊子很多又很厉害,用手哄赶都哄不过来,只有用烟来驱赶。

  在东北,冬天的雪很大,天气很冷。行帮之人常常呆在大车店、把头屋、工棚大房子、地子、地窖子、花子房、跑腿子窝棚等地方“猫冬”。冬夜寒冷又漫长,人们干什么呢?抽烟。

  抽烟是一种“营生”。大伙边抽边唠,消磨那漫漫的长夜、寂寞的光阴……这样,烟和关东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行帮外出,狩猎钻山,赶大车的在外,抽烟又可以解除一点寒冷,顺便烤烤手、暖暖嘴。

  烟在关东,已遍布家家户户。

  每年给朝廷的贡品中,包括上等的“黄烟”,这是促使关东黄烟大量种植的原因。关东早年的特产,主要是大豆、木材、烟叶和麻。据《吉林地志》载:在关东,烟是仅次于木材、大豆的重要物产,在俗称“南山沟”的桦甸和敦化、蛟河、敦化北、额穆等地,出产的烟最多。关东烟叶有独特的香味,很受内地老百姓的喜爱。明清时关东烟叶就运销内地,年运量有百万斤左右。

    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大姑娘为什么会叼上了大烟袋呢?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关东人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时节,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就是家家种的“关东烟”的烟苗。每到深秋,关东农家小院里一片金黄,那是家家在晒烟叶。这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的奇香。到了严冬,温暖的关东人家的炕头上,老人们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烟儿。

  身穿绿袍头戴花,

  到老被人捆又扎;

  勒的小脸黄又紫,

  专和炭火结亲家。

  在关东民间,这是大人小孩都熟悉的一条谜语(民间叫“猜闷”),而谜底就是“烟”。

  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 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