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布朗族风俗习惯

布朗族风俗习惯


布朗族风俗习惯


    房屋

    布朗人都是聚寨而居,村寨的位置多建于海拔二千余米的山间。

    盖房子是有季节性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在每一年的阴历的腊月至次一年的一月、二月之间。 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竹、木、土、茅草等几种,建筑是极为简单的,是不需要花费掉多少成本的。村中每一个成年的男子都是会修建的,按照风俗习惯,一户人家建房,众人来相帮,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可以集体上山去采伐,就地取材。立屋的当天,亲戚近邻们有的送粮食,有的送物资,大家一起来动手,一、二日内就可以完成建房。

    分布在思茅、临沧、保山地区的布朗族,他们的房屋分为住房和仓房两种。住房大多是土木结构的平房,这是和内地的汉族的农舍相似的,并且用茅草来盖顶棚。整个的住房又分为里房和外房两部分,里房是较小的,除了作寝室之外,还存放一些东西;而外房筑有火塘,火塘的两侧设铺位来供人睡觉。仓房都是比较小的,分楼上楼下两层,楼上用来存放粮食和生产工具,楼下用来关牛。

    西双版纳山区的布朗族的房屋是竹木结构的楼房,也分为住房和仓房两种。住房是上层住人,下层关猪、鸡、牛、马和堆放柴禾、安置碓臼等。侧面有一木梯,可以沿梯上楼,楼上一侧搭有竹质的晒台,供妇女们梳洗和晾晒东西之用。住房为双斜面,以茅草编成竹排盖顶,以竹片编织四壁,并用竹竿剖为两半铺楼面。楼上的室内筑有火塘,火塘上支放铁三角架,可以烧水煮饭,火塘边是人们休息、招待客人、开会的地方,四周铺上竹席供人睡觉。室内四壁不开窗口,以致光线十分暗淡,几乎全靠火光照明。家中陈设很简单,除一口铁锅、铁三角架和少许铁刀、铁斧等农具外,多为竹制器皿,如竹萝、竹筛、竹凳、竹桌、竹汤匙等等。据说,这样的竹楼可以住上十多年之久,但每隔两、三年就要用茅草来翻盖一次。

    各家的仓房都是设在寨边上的,粮食就装在仓房的楼上,楼下是空着的,却很少有人来偷窃别人的粮食。

    服饰

    在布朗族的人们中,居住在思茅、临沧、保山等地区和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山区的布朗族的服饰,其形式是基本相同的,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略有一些差异的。

    临沧、思茅地区的布朗族的服饰,男子是穿着黑色的大面襟的短上衣,下身穿着肥大型的长裤子,头上则缠着青色的或者是黑色的包头,有的布朗族男子还带上手镯,并且赤足。

    妇女们则是头上缠着一丈多长的青布的包头。施甸县的妇女们还会把她们的包头折叠成三角的形状,并且,在接近额头的地方还系着用线串制成的各色的玻璃珠子,上身穿着蓝布的高领大襟的上衣,上衣的领边上绣上花纹,左襟上面镶有三条各种颜色的花纹,袖口用红色、黑色、绿色的布条镶上边,上衣的外面还要套上一件对襟的短褂子,钉上十五对或者是二十对的布纽扣。妇女们下身穿着为统裙,在腰间,还要拴上腰带,在小腿上,还要缠上护腿布,妇女们还带银环和银手镯,把牙齿染成黑色的,并且是赤足。

    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中,男子们上身穿着黑色的或者是青色的圆领长袖对襟短衫,短衫是用布纽扣来扣于胸前的;男子们下身则穿着黑色的宽裆型裤子;头上则缠上白色的、黑色的或者是青色的包头巾;男子们还普遍有文身的习俗,很多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男子的身上都有文身。

    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的妇女们,上衣是左右两衽的黑色无领型紧身短衫,这种短衫是在左腋下打结的。妇女们的下身穿着黑色的统裙,在统裙的上部,织有红色、白色、黑色三色线条,也有的一些年轻的姑娘们穿着白色、红色、绿色等的上衣,她们的小腿则缠上白色护腿布,头上则缠上黑色的、青色的包头巾,在耳朵上,戴上银制的耳环,耳环可下垂至肩膀,手上戴上银制的手镯。一些年轻的妇女们还喜欢佩带上各种颜色的玻璃珠子,她们还喜欢把牙齿染成黑色的,并且以黑为美。

    丧葬

    由于布朗人有灵魂不灭的观念和对祖先的崇拜感情,因而产生了与这种观念和感情相适应的丧葬仪式。

    一般情况下,布朗族人死后实行的是土葬,下葬的棺材多数是竹制棺材,也有用木制棺材的。布朗族的村寨有公共墓地,所以墓坑挖在公共墓地上,并依照人间的模式对于死者也得按他的辈分和年龄长幼依次序分台下葬,即七、八十岁的老人埋在最上面的一台,五、六 十岁的老人埋在次一台,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又埋在下台,最下台埋葬儿童,但是对于那些凶死的人,是不能埋在公共墓地的,而且要埋在远离公共墓地的地方。

    墓坑是比较浅的,在放尸体的时候,头部要面向西方,脚要朝向东面,仰面直葬,不需要叠起坟堆。如果布朗人是病死的,就要请来和尚为他(她)念经,并且还不能死后马上入殓,要停尸三日以内,在入殓之前,还要洗浴。在停尸的时候,还要用茶叶、芭蕉、饭团、蜡条等东西捆在死人手上,并用一根白色的线拴在死人的大拇指上,泄出棺外。当抬着棺材出门时,一边把白线给砍断,这样做的意思是死者从此以后脱离家庭了,人走了,鬼也走了,斩断鬼魂的归路,不让鬼回到家中,使家中不安。然后再由村寨的头人带领众人送葬至公共墓地。众人把尸体抬至墓地之后,把死者从棺材里面抬出放入到土坑之内,即行盖土, 无需叠起坟堆,然后再把棺材连同抬死人的竹竿一起砍烂,盖于坟上。送葬的人还要一一地向死者说:“你不要让人看见你,听见你,要好好地躺下,保护好你。”意思是你的灵魂不要再出来到处游荡了。

    若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在墓地实行火葬。火葬后的骨灰由死者的家属扫成一堆,任凭风吹雨刷。焚尸之后二日,死者的家属用蜡条、盐、谷等物品去墓地祭奠,以后逢年过节都要祭祀。

    人们在送葬回来的途中,还要由头人“达曼”走在最后面,边走边撒下一些树叶,表示的意思是从此以后与死者分离,隔断鬼魂的归路。“达曼”还要边走一边不断地喊叫着“ⅩⅩⅩ已经不是我们寨子里的人啦,他已经是鬼山上的人啦。那鬼山是很脏的地方,你们不要再呆在那里。”叫喊之后,就表示众人的魂已经叫回到寨子了。在过去,寨里不论是死了什么人,全寨都要停止生产一天,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由上述可知,布朗人是万物有灵信仰者。万物有灵论是人们在生产水平非常低下,在大自然的各种灾害面前软弱无力,对自然界各种现象无法理解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观念。而祖先崇拜则是在万物有灵的思想基础上,在人们进入氏族社会以后产生的一种血族承继观念和对祖先劳绩的追念情感。祖先崇拜的含义,不仅是崇拜具体的个人,而且是崇拜个人为代表的血族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