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东乡族风俗习惯

东乡族风俗习惯


东乡族风俗习惯


    服饰

    女子服饰:东乡族妇女的服装颜色单一朴素,多半是黑色或藏青色的布料制成。青年妇女着红、绿色,上衣齐膝盖,很宽大,大襟开在右边,袖长齐腕,袖口约4寸许,有的外加一件齐膝的布坎肩。下穿长裤一直拖到脚背,裤管不十分宽大,约7寸许。冬季穿棉袄裤,式样与单衣同。严寒时节也有穿皮袄的。

    结婚时,新娘穿“过美”。“过美”是一种前后开叉的长袍和裙子,上穿镶有假袖的斜襟上衣,有的短衣袖口上,层层摞摞的,缀的假袖很多,以显其富有,新娘子一般穿套裤,叫“西古”,有绑腿带子。

    东乡族妇女一般都戴盖头,长至腰际,头发全被遮住,只露出脸孔。这种服饰是从民国时期时兴起来的,伊斯兰教认为结了婚的妇女,头发是一种羞体,需要遮掩。渐渐地,盖头便成了一种服饰。盖头分绿、黑、白3种。女孩子在7岁到8岁开始戴盖头,出嫁后改戴黑盖头,有的出嫁生了小孩以后改戴黑盖头,上了50岁,或者有了孙子以后戴白盖头。

    东乡族妇女所穿袜子由黑布缝制而成,鞋子也以蓝黑色居多。年轻女子多在鞋头上绣上一些花朵。早些时期,妇女还喜爱高2寸许的木底黑跟鞋。木底高跟,用黑布包缝后绱在鞋帮上,叫木底子鞋。

    过去,年青妇女,除了带银耳环、银手镯以外,头饰胸饰很少。出嫁的新娘,不仅有头饰、银制的簪草头花、五枝形的扇花缎做成的簪草,而且佩戴胸饰、银制的牙签子、银牌。银牌都是圆形的,大的像碟子,小的像银圆。穷人家的姑娘出嫁时,没有这些头饰、胸饰,则向富家借用。新娘头一次回娘家,便物归原主。现在,婚礼上新娘则只插几朵绢花,原先的首饰、胸饰已成为陈迹。

    女孩子年幼时头发周围剃一圈,中间平分梳着两条小辫,8岁开始留发,梳成一条辫子,结婚后挽发髻,戴一白帽,外罩盖头。现在的青年妇女,多喜戴高6寸至7寸的筒状白帽子,身穿流行的时尚西装,足蹬高跟皮鞋,也颇具魅力。

    男子服饰:男子的服装,比妇女逊色许多。上衣中间开口,一排整齐的布挽的纽扣,领高寸许,裤齐脚踝,与汉族男子所穿的小裤褂无甚分别,寒冷季节,则披上一件羊皮袄,一般不褂面子。羊皮袄分长、短两种,长的与大氅差不多,短的与短褂相似,皮袄都是斜襟。穿短皮袄,多系一条粗布制的腰带,这样干活轻便自如。

    男子喜欢头戴号帽。号帽是一种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多用布缝制而成,富人家则用绸或线织做成。平时所穿的袜子是布缝的套袜。鞋是自家作的布鞋、麻鞋,麻鞋是用晒干的胡麻草编织而成的,还有用牛羊皮自制的皮鞋,叫“杭其”,鞋掌鞋帮用一张整皮子缝制,冬天里面填草末,用来暖脚。

    过去,男子多喜穿长袍,腰系粗织的羊毛腰带,挂有一把小刀,解放后,才渐渐改穿短装。

    “仲白”是东乡族男子喜用的一种礼服。“仲白”样式,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一种对开的大衣,暗扣,低领,一般用黑、灰色布料缝制。“仲白”须经常保持洁净,若是不慎被秽物污染,包括人畜类尿、血和酒,必须立即清洗干净。因为“仲白”是上清真寺礼拜五聚礼的礼服。老年人在遇婚丧或探亲访友时,也喜穿“仲白”。

    东乡族中老年人,到清真寺做礼拜,一般头上都戴缠巾,这种缠巾叫“台丝达日”,其长度是九个半吋,一吋是从手指到肘前的长度。“台丝达日”一般是用白纱、黄纱或是白绸、黄绸制成。

    风俗

    生育:过去的东乡族女子生育视为污秽之事。如人生孩子,怕人知道,只在屋子里倒上一堆土,生在土上,或生在毛坑、牲口圈中。产后妇女也不能得到很好休息,三、两天后即下地做活,因此,产妇患病的很多,婴儿死亡率很高。孕妇生产时,助产的一般是家里年长的女性和女邻居。胎衣、脐带要洗干净后,挖个深坑埋掉。而且禁止男人进入生育坐月的房间。女人生产后,一般要由夫婿或小叔子到娘家通报生育消息,娘家的母家即来探亲。探亲的时候,须带仲卜拉,白面馍馍,油香等礼物。探视产妇,称之为“看月子”,要给产妇和婴儿各送一套衣物。婴儿出生以后,在尚未吃奶以前将阿訇请来给孩子取名字。阿訇不进产房,由家人将婴儿抱出产房,阿訇念《古兰经》,然后从《古兰经》中选取名字。念经时先出现哪一位圣人的名字,就以这个圣人的名字命名。请阿訇起完名字以后,须请阿訇吃饭,散“哈吉雅”(钱),以示感谢。

    割礼:东乡族习俗,男孩12岁或13岁时要举行割礼。“割礼”,穆斯林称之为“逊奈”,是人生之途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圣行”之一,东乡族相当重视割礼。割礼过后,便象征着受礼的人已步入青年的行列,方可以娶亲结婚。

    砸枕头:东乡族有许多有趣的婚礼习俗,如新婚之夜闹房砸枕头。到了新婚之夜,全村的青少年及亲友,都要来闹房,这里陪送新娘的"苏还赤"以及前来参加婚宴的妇女们,在炕上紧紧地护围着新娘,所有闹房的男人,则千方百计地寻找缝隙,摔枕头,砸新娘。由于护围的妇女防备甚严,所以尽管枕头飞来摔去,也砸不到新娘身上。于是争斗会一直持续到护围妇女招架不住,让新娘拂去蒙面的头纱,站在炕上,让男人们看新媳妇,并让男人们看箱笼里的嫁妆,双方这才偃旗息鼓,一欢而散。

    耍公婆:在白天的喜筵上,还要戏耍公公婆婆,村人们把公公婆婆绑起来,翻穿上一件皮袄,倒骑在牛背上,脸上还要抹上锅黑,在大门外的场地上尽兴地嬉闹。所以婚筵上,当公婆的要尽量小心,不得招惹年轻人,以致引起麻烦。

    罚新郎:新郎和陪客到女方家娶亲时,岳家的邻人和青年要想法“惩罚”新郎和陪客。这种惩罚表现为用土块打,柳条抽,惊吓新郎和陪客的骑乘,使其摔下马来,即便是身受轻伤,他们也得向惩罚者赔礼道歉。所以新郎和伴郎往往一到岳家情绪就很紧张,害怕挨整,一出丈人家大门,便早早溜走。

    建筑

    庄窠:东乡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庄窠多半依山而筑,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墙围住,内有空地,有的四面盖屋,有的三面盖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阳面盖横折的两面房,也有的只盖一排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两面房。房屋的建筑除了门、窗以及梁檩椽用木制以外,其余都用泥土砌成。

    东乡族人盖房打庄窠,一般没有择地看风水的讲究。但受汉族影响,立木时,用红布包梁。盖房打庄窠,除了请少量木匠以外,打墙、泥水活,都由家庭邻里和亲戚朋友帮工,先打庄窠墙,尔后盖房,上梁时,家庭主妇拿出红布和金银首饰之类,包在大梁上,用几束散麻扎住。之后,不解不取,任其久远。家里的上房一般坐北朝南,三间,里经八、九尺左右,一明两暗,上房的屋内设备比其他各屋好一些,是长辈的住房,一般由爷爷奶奶住。家境富裕者,如若长辈谢世了,一般把长辈的上房空着,打扫干净接待贵客,除了长辈住的上房之外,家中其他人住的叫“乔也格”。“乔也格”比上房简陋,以两间居多,家中人口多的则将“乔也格”隔成单间,砌有泥炕。东乡属大西北山区,一年四季都烧暖炕,炕洞都在屋外,燃料主要是牛、羊、驴粪,也有利用扫来的野坡草屑和枯树叶作添炕燃料的。厨房设在上房与乔也格相连的角落里,与住房分开。厨房除了做饭用之外,一般还作为洗大净的澡堂。牛羊圈和厕所多盖在门道的窝角里。有的则放在低矮的拦羊墙围成的小石园里,远离日常起居的卧室。厕所设在屋后,三堵墙围成一个露天的坑,便后盖上白土,有的另砌一个小屋作厕所。

    清真寺:东乡族的宗教建筑大体有两种:即清真寺(东乡语中称“麦赤”)和拱北。清真寺一般建在人口密度极大的市镇或村庄,或是在村民宅舍的中间地带。在聚居处修建清真寺,既有利于信徒就近进行宗教活动。也有利于经常观瞻,激发神圣的宗教感情,同时它说明了清真寺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清真寺建筑的布局一般是“三堂合一”,即礼拜堂(大殿)在中间,水堂和经堂在两边。其中礼拜堂的奠基较高,需拾级而上。正对大门,还建有直插云霄的宣礼塔,用来召唤人们做礼拜。大殿的外观建筑有两种,一种是园拱顶,园拱顶中高耸起一个小尖顶,上面配有一弯新月,高大堂皇的中央穹顶和月牙,表现出天宇的肃穆气氛,园拱顶给人以庄严感,而小尖顶的月牙又给人以向上升腾的动势。另一种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表现出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统治人民的威严感。大殿内部简洁、朴实,没有雕塑、绘画,象征伊斯兰教不拜偶像,只拜真主的宗教,为了方便于向西礼拜,大殿一律坐西朝东。

    拱北,是东乡族的老教各教派为其教主修建的陵墓,也是各教派的教主传教的地方。张门门宦的拱北埋葬着十几代教主,墓庐都是砖砌的长方形“拱子”,二尺来宽,四尺来长。下方上圆,墓背上有的还盖有苦卑,拱北内香烟徐徐,气氛肃穆、神秘。还有一些拱北建在高山深谷中,大多是亭子形,附带几栋平房。这些地方被认为是上人“卧里”们显留“克拉表提”(圣迹)的地方。

    交通贸易

    羊肠小道:东乡族把山道称作“陌”。陌不仅通向梯田山野,也通向附近四方的集镇,乃至州府省垣。“各人的陌各人修”,这句民谚说明东乡族对陌的重视。旧社会东乡仅有一条古代留下来的官道,是河州通往省城兰州的惟一通道。所谓官道也只通行马帮单人,连简便的木轮牛车也无法行驶,这条官道长100多华里,从东到西,横贯东乡全境,中途无驿站。清代嘉庆年间,曾在东乡锁南坝,即现在的东乡族自治县县城设有寨口,由36名清兵把守,过往行旅也都在此打尖。这条官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之路。西宁--兰州--河州,再经黄河临津渡口,西达西宁之北,翻越祁连山,通往河西走廊。明代,只离东乡地界数十里之遥的河州卫,设茶马贸易互市,这条官道上更是商贾如流。东乡的商贩山民也利用这条官道,走府串县,东走陕西汉中,南下四川马尔康,西闯青海甘南藏区,直至口外新疆,贩运马匹、茶叶、食盐、褐子,为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做过贡献。

    羊皮筏子:东乡族生活的地区三面环水,黄河、洮河、大夏河在周围绕流,因此渡口颇多。解放前很少有渡桥,行人全靠木船和羊皮筏子渡河。据记载,当时东乡境内在黄河上的渡口有黑城渡、盐场渡、红崖渡、他家崖。东乡境内的洮河渡口有马巷渡口、红柳渡口、野松达板渡口等。据统计,到解放初期,在沿黄河、洮河、大夏河一带的东乡族中从事撑筏子的很多,红泥滩有230户,达板有310户,陈家有80户,黑石山有42户,红庄有48户,唐江有200户,喇嘛川有100户,总共有千余户。

    集市:东乡族地区,人们互相间进行贸易自然离不开集市。集市,在清代已有锁南集、尕扎大坝集、唐汪集、汪家集、那勒寺集、辛同集等6个集市。民国时增加的有曳松大板集(每月逢3、6、10为集日),平善集(每月逢3、6、9为集日),河滩分的尕麻集、凤山乡的赤斯拉务集、红泥滩集、红崖子集等6个集市。集市上,商品多为生活必需品及本地手工业产品。河州商人到东乡卖菜,永靖、康乐县的商人来采购麻鞋、麻口袋等,和正县商人来卖树条编制的背斗、簸箕、耧、筛子、席子等。兰州、微县的铁铧,西安的铁锅,阿干镇的沙锅、沙罐以及外地的布匹、茶叶、灰碱等是集市上最重要的商品。东乡族主要输出的有毛毡、羊皮、褐子、粮食、洋芋等其他副产品,还有冬花、狼毒、干草等药材。

    脚户哥:东乡族人过去多利用牲口做生意,贩卖商品,叫做脚户哥,脚户哥数量很大,从事远距离贩运,一般路线是:兰州(盐)→阶州(犁铧)→东乡;兰州(盐)→汉中(纸、漆、铁器、茶)→东乡;东乡(羊皮)→松潘(茶)→东乡。这些脚户哥因路远,需要大本钱,所以一般都与临夏商店建有联系。一般脚户,家中也有土地,但自己不从事家中的主要农业劳动。脚户也包括那些专以挑担贩运的小贩。

    禁忌和沐浴

    禁忌:东乡族民间禁忌中强烈地渗透着伊斯兰教宗教文化意识。从现象看,这些民间禁忌具有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稳定的功能,而从起源上看,它反映了这个民族对真主无比崇敬与恐惧的心理意识。

    东乡族食牛、羊、鸡肉,须经阿訇或年长的穆斯林屠宰,宰者带"阿布德斯",即经大小净沐浴,否则禁食。宰了的牛、羊、骆驼的阳具务须割去扔掉,绝对禁食。禁食自死亡物及一切猛兽奇禽之肉;禁食猪、马、驴、骡、狗、猫肉和一切动物之血。忌用非穆斯林人的灶具。宰食的牛、羊、鸡,只可言宰,不可言杀。

    每年的斋月只吃两餐,两餐都在夜里,白天滴水不进,头一餐叫"萨哈勒",一般在鸡叫头遍,就已进餐,第二餐在日落西山以后,两餐都不见太阳,无论平时或是斋日,每顿饭进餐时,先由长辈搭口以后,全家人才能进餐;长辈不吃,其余人也不得进餐,厨房掌勺炒菜的人也不得试尝咸淡。

    东乡族对客人非常殷勤、尊重,客人到家,被请上坐首位坐下,女客可不脱鞋,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妇女一概避而不出。男主人陪男客时,一般是站在桌旁给客人端饭添茶,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尊敬。女客则有女主人招待,女客可以与客人同坐同吃,女主人也不与男客会面,客人也不能进灶房,不许自己动手从缸或窖内舀水。

    用水非常讲究,忌在饮用水和沐浴的水泉边、溪水边洗衣服、洗物、饮畜;禁非穆斯林人入灶房缸内舀水,到井中汲水或倒水。

    老人做礼拜,起居和堂屋忌挂人像或动物像。禁烟、酒,可以参观清真寺,但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大殿,如准进殿,则须脱鞋。

    禁乱扔废纸。以防这些纸上写有真主安拉的名字或是《古兰经》片言只语。

    禁抽签算命,占吉问凶。禁自杀,禁浪费食物和水,禁男子蓄长发,禁背地谈论别人、说谎,等等。体现了强烈的宗教意识。

    沐浴:东乡族是一个爱整洁、讲卫生的民族。俗有"阿布得斯,是人身上的甲胄"的俚言,阿布得斯,指沐浴,有大净与小净之分。小净每天都洗,保持口腔、鼻孔、耳朵、脸和手脚的干净,大净一般一周洗一次,洗大净多用吊桶。洗大净前先洗小净。尔后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依次淋洗。这样洗3次,然后用洁净的毛巾擦干净。未婚前的少年一般40天洗一次大净。每逢古尔邦节、尔德节、送葬都要洗大净。在干旱缺水的东乡,水贵如油,生人登门要求换水洗大、小净,即便是素不相识的过路人,也不能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