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婚姻家庭

    哈萨克族实行一夫一妻、氏族外婚制,即同一氏族的男女不能成婚。但通常可与周围的维吾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回、蒙古等通婚。家庭多为小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构成, 男子长大成婚后一般另立毡房独立生活但有“还子”习俗。即每对夫妇,要把自己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男方的父母扶养。祖父母视孙儿女为自己最小的女儿,疼爱倍至。

    礼仪

    哈萨克的礼仪即有浓郁的草原生活特点又有伊斯兰教特色。他们十分重视新生命的诞生。婴儿出世后往往举行三天庆祝活动,视为摇篮礼。哈萨克族的婴儿一般是在摇篮里长大的,所以哈萨克人在婴儿出生7~10天后要举行将婴儿放入摇篮的仪式。届时,主人家宰一只羊, 邀亲友、邻居家的妇女参加,同一天还举行命名仪式。来参加这两个仪式的妇女每人都要将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送给婴儿,还要给孩子起一两个名字供主人选择,或者由毛拉给孩子命名。主人热情招待来宾,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向孩子祝福。现在,这一仪式多在婴儿出生40天后举行。在男孩5~7岁时一般还举行割礼,即把男孩的生殖器包皮切除,哈萨克非常重视割礼,仪式规模十分隆重。婚礼最为热烈。丧礼严格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实行土葬。

    礼俗

    在哈萨克族的游牧经济生活中形成了哈萨克族特有的一些风俗习惯。每季迁移牧场被牧民当作生活中的大事,因而在转场时先来户必须对后来户进行周到的款待,被称为“艾露勒克”。搬迁时,牧民们一定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牲畜所驮的毡房及家俱什物上,遮盖漂亮的毡子和毛毯,用以装饰。搬迁中沿途经过其他阿乌勒时,全阿乌勒的妇女们都要出来送酸奶子,马奶子给大人和小孩解渴,有的甚至请搬迁的人到自己毡房内喝茶。当搬迁户到达居住地后,已迁来的人都要出来欢迎刚搬来的人家,并热情地问“一路平安!”回答是“安居乐业!”已住定的牧民即帮他们卸东西、搭毡房。然后,先来户即向新来户送各种各样的饭食,以表示对新迁来户一路辛苦的关怀和慰问。接受了这些东西的人家,也将以同样的礼节去接待后来户。

    哈萨克族中还盛行相互济助的习俗,这种习俗可能是从古代氏族社会留传下来。按照这种习俗,如有人遭受水灾、火灾、风雪灾等自然灾害而生活困难时,可向自己氏族要求济助。这时,同氏族人根据自己的情况给予济助,或送衣服,或送粮食,或送牛羊、或送毡房的木柴、绳子等。如有人拒绝济助,当他一旦处于困难境地时,全氏族人都不会济助他,而且会被认为是破坏民族习俗而受到歧视。

    不过相互济助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出财物的,也有出人力互助的。如某人借了别人的钱财,而自己又确实无力偿还时,全氏族的人都会帮助他偿还债款、财物。出人力相助主要是,在进行剪羊毛、擀毡、作毡房、打草、筑干圈等单家独户难以完成的劳动时,当事人就请本氏族的人帮忙。这种帮忙从不索取报酬,仅当事人宰羊备茶饭招待一番即可。所以每一户人家都有帮助人家的义务,同时也有请人家帮助的权利。

    哈萨克人以纯朴、诚实、直爽、热情好客而闻名。这是因为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时,凡有毡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处,行人就可免受饥寒之苦。可知好客是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美德。哈萨克人中流传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哪怕你走一年,也不用带一粒粮、一分钱。”哈萨克人对待客人恭敬备至,礼节周到,他们认为客人是安拉赐予的,不可稍有怠慢。由于这样的好习惯,哈萨克族中一直没有乞丐。

    在哈萨克族中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如果在太阳下山时放走了客人,就是跳到水里也洗不清这个耻辱”。还有民谚说,“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因而凡是前来拜访和望门投宿的客人,无论认识与否,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也不论是哪个民族,都热烈欢迎,竭诚接待。哈萨克族有句俗话说:“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在接待客人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款待,不但用好饭、好肉招待客人,而且还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第二天热情送行。这样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报酬。他们认为向客人买东西是非常耻辱的事。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陈肉,就要说明原因,否则客人可告诉头目,说他无礼,将陈肉待人,头目必定罚他有失散客之礼。

    一般说,来客有三种:一种是特意请来的亲家、亲戚和朋友等;二是近客,一般指牧村里的熟人;三是“胡达”的客人,即相互不认识的人。对上述三种客人,分别用不同的礼节来招待。贵客来时,全家老小要走出毡房迎接客人,扶客人下马,热情地打招呼,为他开毡房门,陪他进毡房,把客人的帽子和马鞭放好,客人依左手方向,按年龄大小盘腿入座正上方。然后主人问候客人本人好、家庭好,以及全牧村有威望人的近况,哈语称“玉兴阿满巴”(全家平安)。同时问候牲畜的情况,哈语称“麻勒加阿满巴”(牲畜平安)。拿出家里最好的各种奶、面制品摆满餐布,用奶茶待客。

    哈萨克人认为,宰羊待客是光荣体面的事情,也是应尽的义务,如果是贵客或贵亲,还要宰上一匹两岁的马款待,表示祝福。

    宰羊待客时,不能宰黑羊,认为黑羊代表不吉利,万一家中只有黑羊而必须宰时,可以在黑羊上绑一白布,也就表示不是全黑的羊了。在宰羊前,主人先将羊拉进门或牵到火塘前,面对客人半跪在地上,右胳膊搂着羊脖子,两手举在胸前,掌心向里,恭敬地对客人说:“请允许吧!”(请求祝福意)。有的仅把给客人宰的羊施向门口,将羊头扯进屋内,向着客人,主人伸出双手,恭敬地对客人说。这时,客人都把双手举到眼前,掌心向里,由一位年长者或有威望的人作祝福词。其祝词内容一般是“人畜两旺,男是英雄,女是阿肯,全家光荣”。作完上述的“巴塔”(祝词)后,大家双手从脸颊上轻轻捋下,齐声说:“安拉奥克巴尔!”意即真主保佑。这个仪式完毕后,主人才把羊拉出去宰。

    在内熟之前,先把餐布铺好,放上包尔沙克、奶疙瘩、奶豆腐、奶皮子、酥油、奶茶等食品来待客,在冬天,还用“吉尼特”来招待客人。大家围着餐布而坐,客人坐在上席,边谈边吃边喝。在夏天,喝罢奶茶,换饮马奶子,在冬天则拿来奶疙瘩和奶浆。在吃喝时,主人及陪客弹起冬不拉,唱“阿马尔的六支歌”。然后请客人唱歌或讲故事,猜谜语或吟唱史诗,也可请客人游戏娱乐。肉熟之后,吃手抓羊肉前,由小孩提来盛凉水的小茶壶和脸盆,请客人洗手。洗好后不能乱洒手上的水,用主人拿来的毛巾擦干,否则就是不礼貌。

    吃手抓羊肉,要重新铺上干净的餐布,主人把肉盛在大盘内端来。把盛有羊头、臀部肉、肋条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中年长者必须先将羊头上的腮帮肉割一块回敬给年老的主人,再削下羊头上的右耳朵给在座的最小的孩子,割一片鼻前肉放进盘内或自己吃。如席间来一位长者,就让长者先吃。然后把羊头敬还主人,以此向主人表示满意和谢意。之后,大家开始吃肉,直到大家吃饱为止,否则主人是不满意的。在吃肉时,主人还向客人献“捧肉”,即把肥肉和油给客人喂,以及客人送还膀子骨等礼仪形式。在吃肉中羊的12根骨头和其他部位的肉,应该分配给什么客人是有一定规矩的。对长者和尊贵的客人给盆骨肉,对女婿和媳妇给羊的群肉(羊腿上的关节)和胸肌肉,给小孩吃羊的舌头、耳朵、腰子和心脏。吃完肉后,让客人喝肉汤。客人再次做“巴塔”(祝福后,才能收起餐布)。

    请客人吃肉如盘中放有羊头,端上来时,必须把羊头的嘴对准上座的客人,如果羊头的嘴朝着毡房门,表示不是诚心待客,而是驱逐客人出去,这是很不礼貌的事。在前腿上有块一端象拳头状的圆形骨头,称为铜巴拉克式骨,哈萨克语称托巴斯其力克。如果宰羊请客人吃饭时,放有前腿上的这块肉骨头,是不尊敬客人的表示。另外前腿骨(哈语称“卡尔及勒克”,为老骨头意)不能给未结婚的女子吃,认为吃了,女子嫁不出去或者晚婚。而肋骨上的“吐丝特索伦曲克”(即前胸的尖处),不能给未结婚的青年吃,如果吃了,男子去岳父母家时,要马失前蹄会遭到危险。客人吃完羊肉要擦手上的油时,应递给毛巾,如果客人提出要用马叉子或皮带擦手油,可以给,如果客人不说而给了马叉子擦手上的油,则是对客人不尊重。

    当宰羊吃肉完后,即浇水洗手。在洗手时应该向主人说“若黑买脱”(感谢意),如果更尊重主人的话,应该说“若黑买脱堪泼加萨”(感谢祝长寿之意)。关于这方面有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个汗王,他虽然不断生孩子,却没有活,总是长到一二岁就死去了,因此汗王很焦急,即讯问一个年老的人,用什么方法可使我的孩子活下来。那个老人建议说,你不妨把各种各样的人都请来吃肉。当吃完肉后,由你的孩子或你们给他们倒水洗手,他们会说“若黑实脱堪泼加萨”(感谢祝长寿之意)。如果大家都一致这样说,上帝听到后有可能受感动而使你的孩子活下来。这个汗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就把各方面的人都请来,宰羊请他们吃,吃完后汗王8岁的孩子给客人倒水洗手时,却没有一人说“感谢千岁”的话,于是主人家感到很伤心,也很害怕,认为没有人说“感谢祝长寿之意”的话,恐怕这个孩子仍难存活。果然过了二三年,这个孩子又死了,为此汗王根伤心。这件事发生后,哈萨克族中就留下了在洗手时都说“若黑买脱堪泼加萨”(感谢祝长寿之意)的话语。

    吃完羊肉后的浇水洗手,擦手有两块布,分别称油布、水布,不能混用。

    客人临走时,如属贵客,主人就要问贵客:“毡房内是否有你需要的东西。”如果客人看中了某件东西就要奉送。如没有,就按一般惯例给贵客送礼。经济条件好的,送元宝、马、骆驼、猎枪和鹰,次者送皮大农、袷袢及狐皮、狼皮等珍贵的兽皮衣服。至于附近客人和“胡达”的客人,用一般礼节相待,走时不送东西。

    自从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后,与之相联系而形成的禁忌很多,最主要的是: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亡的牲畜肉,还忌食一切动物的血。牲畜一般要由男性宰杀。吃饭时,不能把整个馕拿在手上用嘴啃。同时吃饭时最好戴上帽子,以示尊敬。在毡房内不许坐床,要席地盘腿坐在地毡上,不许把两腿伸直,更不能脱掉鞋子。年轻人不许当着老人的面喝酒。儿媳不能使用公公的马鞍和公公的床位;公公也不能使用儿媳的马鞍和坐儿媳的床位。在交谈和吃饭时,最忌讳择鼻子、吐痰、打呵欠、放屁等。不能当面数主人的畜群和点牲畜的数目。不要用脚和棍棒跟打牲畜的头部。不能跨过拴牲畜用的绳子。走路遇羊群要绕道而过。不许乘马进出羊群。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追打猎犬和守门的狗。借群众的马骑,还时不要卸下马鞍。不许当着父母的面赞美他们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美、俊之类的词。绝对不允许跨过吃饭用的餐布。严禁从作礼拜(乃玛孜)的人前通过,也不能踏作礼拜的布单子,更不要模仿他们的动作大声说笑。哈萨克人认为每礼拜二、五是不吉利的日子,不能外出。忌讳客人在毡房门前下马,要在拴马桩那里下马。大小便时要戴帽子,不说话。最忌讳损坏或拔掉青草,因为青草是草原生命继续的象征等等。

    在哈萨克族中,久别的亲友见面时,大辈见小辈接吻;年岁相当的见面时拥抱;若挚友见面,妇女施拥抱礼,男人行握手礼,即双方两只手掌对手掌握手。一般人见面必须热情问候并握手。这在王树桥的《新疆礼俗志》中早已指出:“戚友远别,相会必抱持,交首大哭,侪辈握手,搂腰”,“尊长见幼辈,则以吻接唇,口霎喋有声。”并还进一步指出“少不薙须,唯常剪唇髭,便汤饮,十日一薙发,三日一削爪,同于洋俗。”

    由于高寒山区,气候常常会突变,所以即便是夏天,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头上也要戴皮帽,身穿皮衣或棉大衣。牧民对火十分小心,即使是小雨,烟头抛在地上也要用脚踩灭,以免引起火灾。

    哈萨克人在数目字方面很重视单数,尤其重视7和9,特别是“7”被他们崇尚敬重。在哈萨克的民间文学作品中,“7”是出现最多的一个数字,泛指数目之多。如“7天”、“7昼夜”、“7年”等多半是比喻征途的漫长,生活的煎熬、毅力的磨炼。在生活习俗上也常和“7”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哈萨克人在婴儿出生后第7天要举行摇篮礼和命名礼。7代内不准通婚,而联姻的人家必须隔7条河。娶妻的彩礼也是多的为77匹马,中等户为47匹马,下等户为 17匹马。人死后,把死者放人墓穴后,每人也必须铲7掀土。第7天要为死者祭祀。在死者生前居住的毡房中点7盏油灯等。甚至有7个客人一同来到门前时,主人也特别高兴,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如果其中一人给他们送些东西时,认为是无上光荣和幸福的事,常把所送礼物珍藏起来以为永久的纪念。

    禁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禁忌的习俗。哈萨克族的禁忌是伴随着他们宗教信仰和长期生活的习惯而沿袭下来的。初到哈萨克居住的地方,最好能了解这些习俗,才能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这样他们会把你看成自己人,热情、诚挚地接待你。实际上,许多禁忌习俗,也是 民族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是一种互相谦让的礼仪。 哈萨克族对待妇女是尊重与爱护的,渐渐地形成一些禁忌。例如:妇女坐月子,小孩出疹子、水痘,为了让她们安静养息,要在门前挂红市条,男子不能随便进她们的毡房或居室;新婚夫妇的居室或毡房,青年妇女独居的房子,男子也不能随便进去;男子不能只穿背心、裤权,更不能光着上身进出别人的居室,不能在妇女跟前走过,妇女不能在长辈面前走过,必须从长辈们的身后绕过或两侧走;妇女不能在长辈面前大声喧哗或吵闹,既便是有理,也得轻声慢语,和风细雨地叙述着。

    平时待人接物也有应注意的事:例如,不能跨越拴牲畜的绳索;路途中遇到羊群要绕道而过,不得骑马从羊群中穿过;忌用手或棍棒指点人数,这是极不礼貌的,因为它只能指点牲畜;借用别人的坐骑不但要按时归还,还要先卸下马鞍,否则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忌讳客人骑马直冲到别人家门和手持马鞭进入室内,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骑马快到主人家门时,速度要放慢,应在房后或房侧下马,并把马鞭放好;且忌打牧羊犬或守门犬,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走亲访友做客时注意的事项也很多。首先要穿戴整洁,衣冠楚楚,禁忌穿污垢不洁净的衣服,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进入室内,主人与客人的坐位,忌讳客人从火炉右边入座和坐在火炉的右侧,因为右侧是主人坐的,也不要坐在放食物的木柜上或其他生活用具上,客人的坐位应听从主人的指引;吃饭、喝奶茶时,不能用双脚踩餐布,更不能横跨过去,在餐布收拾之前,最好不要离去。如果临时遇有急事外出,也不能从主人跟前走过,必须绕别人背后走;主人做饭时,客人不要走进配餐的地方,忌讳客人乱动餐具,更不能用手拨弄食物或掀开锅盖,主人递送的茶、酒、肉食和其他食品,不管是否合乎自己的胃口,都应高兴的接受,喝奶茶不应喝一半剩一半而离席,喝马奶酒也应一饮而尽,不会喝酒也要少许啜上一口,以示谢意,不然主人会不高兴的;吃饭时,不必脱帽,或戴上白衬便帽;就餐前后,主人会给客人倒水洗手,洗完手,不要乱甩动,应用毛巾擦手,并有礼貌地送还毛巾;如果天色已晚,主人留宿,不要拒绝使用主人的被褥,否则被主人误会。     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讳担鼻孔、吐痰、打哈欠、挖耳朵等不良习惯。在住房附近、水源旁边,礼拜寺、墓地周围,不允许随地大小便。

    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有关宗教信仰方面的禁忌主要是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的牲畜及动物的血。

    人生礼仪

    哈萨克的礼仪即有浓郁的草原生活特点又有伊斯兰教特色。他们十分重视新生命的诞生,婴儿一出生,人们就要向孩子的父亲、爷爷奶奶等报喜,要“取银齐”(红包),同时人们(通常是参与接生的妇女)在主人家享用产妇提前准备的食品,主人要宰杀特意准备的被称为“哈里加”的羊。为孩子割肚脐的人将是孩子的“肚脐娘”。孩子出世后往往举行三天庆祝活动,视为诞生礼。哈萨克族的婴儿一般是在摇篮里长大的,所以哈萨克人在婴儿出生7~10天后要举行将婴儿放入摇篮的仪式,即摇篮礼。届时,主人家宰一只羊, 邀亲友、邻居家的妇女参加,同一天还举行命名仪式。来参加仪式的妇女每人都要带上“下秀”(喜糖等食物)并将 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送给婴儿。把孩子放到摇篮的同时要想在场的孩子分发糖、乳制品,这被称为“特西特玛”,将孩子放入摇篮的妇女也会得到主人馈赠的礼物。满月礼在婴儿出生40天后举行,要为孩子洗澡、擦洋油,并剪胎发。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时要举行走路礼。骑马礼是孩子能够独立骑马时举行的仪式,作为游牧民族骑马礼是哈萨克人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项仪式,仪式的规模大,也较为隆重。在男孩的岁数为奇数(3岁、5岁、7岁)时要举行割礼。即把男孩的生殖器包皮切除,哈萨克非常重视割礼,一般认为是仅次于婚礼的重要礼仪,仪式规模十分隆重。此外还有猎礼,即孩子第一次打回猎物,按传统习惯,猎物不能独吞,打猎回来,每经一个毡房,都要送一些,还要宰羊煮肉,筵请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婚礼是哈萨克人人生礼仪中最复杂、最隆重、最重要的。先后要搞定亲仪式,订婚礼,“吉尔提斯托依”(在男方家举行的定婚仪式),“送吉尔提斯仪式”(送礼品仪式),出嫁仪式,迎亲仪式,每个仪式都有固定的程序如出嫁仪式:唱“婚礼开始歌”,吃婚礼饭,唱“劝嫁歌”等,在迎亲仪式上婆婆要向参加婚礼的人们撒象征喜庆吉祥的“下秀”(喜糖),要有一位能唱会道的小伙子主持“揭面纱”仪式,唱“揭面纱歌”,在他的要求下新娘向公公婆婆,家族的长者,以及在场的人们再三屈膝致意,“揭面纱歌”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并会对新娘日后应付的责任及义务作交代。丧礼严格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实行土葬。     毡房
    
    几千年来哈萨克族是逐水草的游牧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就创造了毡房,以便于其游牧迁徙。远在西汉时,远嫁至乌孙的细君公主就说其生活是“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穹庐就是指的毡房,但又不尽然,还有长达近半年的冬季不住毡房,住土屋或木屋,这在哈萨克族先民古乌孙国时就是如此。哈萨克族的住房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春、夏、秋住的毡房,另一类是冬天住的土房或木房。由于春、夏、秋三季牧场的经常迁徙,必须有易于拆卸、携带的房屋,才能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毡房的特点就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整个毡房和生活用具,用毛绳绑扎停当,几乎每户牧民都练就了一手“绑驮子”的绝技,在崎岖山路的长途颠簸中,也毫不松散。到了目的地两个小时左右就可搭起来。如果毡房选择的地方不太合适,只要几个人抬起来,摆到合适的地方就行了,因而毡房可以十分恰当地称之为哈萨克牧民的活动房屋。

    毡房,哈萨克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它是哈萨克先民的重要创造。

    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栅栏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宽眼栅栏,称为“风眼”。这种栅栏轻便,但经不起风吹。另一种是窄眼栅栏,也称“网眼”,虽然较笨重,却经得起风吹雨打。这种栅栏都是用方形的细红柳木杆横竖交错而成菱形,交错处用牛皮绳串进扎紧,搬时可收拢。每块栅栏宽约3.2米一3.5米,高约1.5-1.7米。栅栏的围墙外围上一层毛线编织的芨芨草帘。这种芨芨草都要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用红、黄、绿、白、黑等彩色毛线编成和谐的图案,使毡房美观漂亮。一座毡房几乎要用上几千根芨芨草,还要把它编织起来,单这一项就得花很大功夫,然后在墙篱外面用毛绳拦腰扎紧。扎围墙的主带(毛绳)是用染成黑、红、蓝、黄、绿色的毛绒编成的,宽约25-40厘米,捆在房墙和房杆的接头处,既能保护围墙和房杆不受损坏,又能使毡房更加美观。

    毡房上半部的穹形,是由几十根撑杆搭成骨架,一般四块围墙的毡房,有房杆65根左右,木圈顶有65个洞眼。8块围墙的毡房则有房杆90根左右。房杆由红柳木做成,长约3米一3.2米。靠毡房墙篱一头弯曲呈方形,这是与蒙古族的毡房主要不同处。俗称的“蒙古包”,不是弓形,而是直的。房杆的上头则笔直光滑细圆,房杆的下端有1米多长的细毛绳捆在房墙上,顶端插入直径1米左右圆形圈顶眼内,形成穹形,圆形圈须既是毡房的屋 顶,又是天窗,它是用三截弧形的水头加工做成的圆形,接头处用牛皮包扎,上面打洞眼,作穿房杆用。还用4根(或6根)圆细木交叉窝成半圆形,嵌在圆形木圈顶上,呈锅底朝天形。

    毡房屋架搭好,栅栏围墙外的芨芨草帘也围好后,再围毡,撑杆上围盖篷毡,顶部中央开一直径1尺左右的天窗,上安一活动毡盖,白天通风,接收阳光及排除屋内炊烟,夜间和雨雪天盖上。所有围毡、篷毡和顶毡都是用羊毛擀制成的,边上系有连结固定的绳索。最后用毛绳在外面拦腰扎紧。毡房门较小,是雕刻着花纹的双扇木板门,哈萨克语称“斯克尔菜乌克”,一般高1.5米,宽0.8米,离地面较高,以防积雪和严寒,门多开向东南,以避北风,毡房门外挂有用芨芨草草编织的夹有一层花毡的门帘,冬春天放下门帘挡风雪,夏天卷起,通风凉爽。毡房内都备有长木杆,用来预木圈顶的顶毡。

    毡房的大小决定于房墙块数的多少,一般分为四种:简易小毡房,4块、6块、8块房墙的毡房。简易小毡房,哈萨克语称“阔斯”(kos)。这种小毡房为圆锥形,没有房墙,房杆是直的,用数十根木杆斜撑而成骨架,木圈顶一般是正方形或圆形,房杆直接插入木圈顶的洞眼内,房杆周围不围芨芨草墙篱,只围帲毡。这种小毡房轻便,易于拆卸、安装和携带,只是里面空间太窄,住人不多。多用于转场途中的临时住房,特别适用于野牧骆驼、远征、打猎和游览等。

    毡房以4快房墙为最多,一个小家庭,有4块房墙就够用了。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多住8块或8块以上房墙构成的毡房。

    一顶毡房,以最通常的4块房墙为例,可算作为4间房子来使用,进门靠右的第1块房墙是厨房;第二块是主人的卧室;第3块是客室或礼拜处;第4块是儿媳的床位或死人的灵位。

    毡房高有3米多,占地面积约有二三十平方米。毡房内的陈设与布置都有一定的规矩,严格分成住宿和放物品两部分。进入毡房中间对着天窗安设做饭的火塘,有的用铁炉。多用牛粪代薪,也有烧爬地松的。做饭煮肉支锅架,烧奶茶支三角架,冬天烤火,晚上照明。毡房上半部铺有一块大地毯,地毯上面的撑杆上挂有帷帘,地毯上白天是吃饭和接人待客的地方,晚上铺上被褥作为条铺。

    毡房虽小,用处却很多。它不仅是供人住宿待客的地方,还是从事生产的地方。春天接羔时,毡房是护理病弱羔犊的“医院”;夏季要酿制酸奶,提取奶油,做各种奶制品,毡房又是牧民们生产乳制品的“车间”。特别是在隆冬时节,尽管外边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毡房里却温暖如春,它是抗御暴风雪袭击人畜的“堡垒”。毡房内还是孩子上学的课堂和娱乐的场所。热情的婚礼、忘情的欢歌时,他们的笑声、歌声回荡在座座毡房内外,撒满哈萨克草原。

    毡房所用毛毡,都是勤劳聪慧的哈萨克族妇女手工制作的。制作毛毡时,先用木棍将羊毛敲打松散,洒水打湿,铺在平整的地上压实,再由多人反复卷压而成。毡房的主要构件都是由专门的工匠精心制作的,整个构架不用一枚铁钉,各连接处都用牛皮绳和牛筋固定,既轻便又牢固。

    冬房

    哈萨克牧民一般从11月至来年4月住在冬牧场。冬牧场的房屋一般建在避风雪的河谷或山谷中,在林区一般用木头构筑而成。其他地方多用土坯或石块砌墙盖房。房屋外形是四方平顶,屋内有铁皮炉子或土砌炉灶。此外,还有一种自古相传的圆顶房屋,哈萨克语称“雪夏拉”,这种房子外形与毡房大致相同,围墙是用石块或土坯砌成,高2.5米,上面有撑杆式的细椽子,椽子下端固定在围墙顶上,上端则连接在房子的顶圈,然后放上编织好的苇席或树枝条,上面再抹上一层泥。屋内有4根或6根顶柱,屋内冬天可做饭,也可存放冬肉。这种房屋冬暖夏凉,不仅山区有,在城市中也有。在冬牧场的房屋四周,还有用坯垒的矮墙,或者用树枝条编成的篱笆,用以圈放牲畜。

    服饰

    哈萨克人长期逐水草游牧,多生活在山区、戈壁和高寒地区,因而哈萨克人民的服饰,也都带有较浓的高寒草原上畜牧生活的特征。他们的服饰很多是因牲畜的皮毛制成,其中使用最广的是羊皮。为了便于乘骑,服饰一般都比较宽大结实,经久耐磨,衣袖长过手指头。皮大衣有带布面和不带布面的两种,不带布面的叫“桶翁”,带布面的叫“衣什克”,还有一种絮有骆驼毛或绵羊毛的大衣叫“库鲁”,下雨天也当雨衣用。随着季节和年龄的不同,牧民在冬、夏两季选择不同的服饰。冬天主要穿各种兽皮缝制的衣服,用以保暖;夏天穿布衣,求其凉爽舒适。哈萨克族的穿衣,不但与生活环境有关,而且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男服讲究潇洒、实惠、舒适、方便,女的还讲究美观。

    男人服饰

    哈萨克族男人在冬天穿皮大衣、皮裤,这种皮大衣、皮裤多数用老羊皮缝做,面子选用质地厚实,色泽鲜艳,经穿耐磨、耐胜,能防雨雪的条绒或涤卡、华达呢等布料,款式大方。有的还穿羊羔皮、狼皮、狐狸皮或者其他贵重兽皮(外有布面)缝制的圆领皮大衣,也穿用马驹皮翻制的皮衣。裤子是羊皮做的大裆皮裤,夏天多穿棉布或毛布裤,裤角上多绣有花纹,既美观大方,又对易磨损的裤角有保护作用。内衣多是用白布做的衬衣和长裤。衬衣领子较高,衬衣上绣有花边。一般也喜欢穿格条的花衬衣。在衬衣上穿坎肩,坎肩上穿短上衣,再套长恰排。选用布料多为深色,素雅大方,最普遍是黑条绒、咖啡色条绒、线呢、华达呢之类。夏季气候凉爽,牧民多穿夹毛制长襟大衣,裤子既有大裆皮裤,也有条线夹裤。男子还喜扎腰带。腰带大多是用牛皮做的,宽窄不等,腰带上镶嵌着金、银、珊瑚、珍珠、宝石装饰品,左侧悬皮囊,存放杂物,右侧佩有小刀,便于随时使用。青年小伙子扎上银饰腰带,佩上小刀,穿上坎肩,登上高腰靴子,显得干练、潇洒。

    女人服饰

    哈萨克族妇女的衣服是用各种花色的绸缎、棉布缝制,并按年龄选择服装样式。王树桥的《新疆礼俗志》中说:“其男女所服之衣,……名田径拌,圆襟窄袄,不结纽,长施于膝。……妇衣较长,当胸多以金丝编织,缀以环纽,衣之前后,繁系小囊,盛零纤杂物,便于取用。……男女衣着皆以黑色为上,女之袄衣,下围如绕领,其长曳地。”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哈萨克妇女的服饰也随之发生变化。她们的服饰较男子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她们按年龄选择服装样式,衣服多用各种色彩图案的绸缎、条绒和棉布缝制。多穿质地细柔、色调艳丽、种类繁多的连衣裙和短裙。姑娘和少妇穿袖子上绣花、下摆带多褶的连衣裙,上身外加半截紧身黑色的坎肩,衬出丰满、苗条的体态,显出青春的活力。姑娘坎肩的对襟两边缀满银饰,光彩夺目。有的则穿前襟和下摆绣有各种图案的坎肩和皮大衣。儿童的衣服上多缀满银或纽扣,有的缀以银元,借以装饰,极为美观。未出嫁的姑娘身穿着色内衣,衣领上绣有各种花纹,外穿坎肩和短袖长衣,其下摆是双层花边的连衣褶子裙,胸佩金银制的银元、钮子、珠串。新婚妇女要穿1年特制的衣服,这种衣服的帽子和衣服连在一起,用红绸子制做(哈语称“结列克”),使人一看便知是个新婚妇女,一年或两年后,换上套头盖巾。中年妇女于暖季穿胸前和下摆用彩绒绣边,两边有两个衣袋的半截袖长襟袷拌和坎肩;冷季用狐腿皮、羊羔皮裁做的“衣什克”,用水獭皮压边,前襟和下摆有各种图案,罩绸缎布面的皮大衣“库鲁”等。妇女还用紫红色的布和大红布做腰带,有的后臀有围裙(白毡做里子,外罩黑布面,布面上绣花)。男女老少的服装,除少数在市场上购买,大都是各家制作,他们的缝纫手艺代代相传,使得世代的男女服装,保持了民族的独特风格。

    帽子

    哈萨克族的帽子,男女各有特色。

    (1)吐马克。是冬季戴的帽子,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的四棱尖顶帽。帽子里层多用狐皮、黑羊羔皮,外面用色彩鲜艳的绸缎,顶上饰以猫头鹰毛,戴上十分美观。
    (2)库拉帕热(尖尖帽)。是冬季戴的帽子,外形似圆锥体呈黑色或蓝色,里面缝着狐皮或黑羊羔皮,面子是各色绸缎,下雪刮风时加套风帽(披风)。
    (3)夏天一般牧民戴用白毡和黑平绒制作的分瓣翻边帽。在阿勒泰的牧民夏天剃光头,多扎三角布制的头巾。
妇女戴的帽子及头、手饰在王树根《新疆礼俗志》中说:“女子皮帽,方项阔檐,嫁后则似花巾斜拳头上,逾一载,换戴白布面衣,名日雀落什。其制以白布一方,斜纫如袋,蒙首至于额,而露其目,上覆白布圈,后帔炎襜然下垂肩背(长2尺余),见知者为妇装也。……富女发辫,金宝缤纷,而不施脂粉,喜著臂钏(左右各具一式,不必成双,女子耳贯珠环,妇人有面衣,去之不复者,多以宝石珍珠,嵌为约指(有一指四五枚者)。”这里对于妇女的帽子和头饰,只是概略而言。实际妇女的帽子和头饰,是根据年龄、婚否各有所不同。未出嫁的姑娘头戴:
    (1)塔克亚。圆斗形的帽子,下沿大,上沿稍小,用红蓝等各色绸缎做面,帽壁用各色丝线绣花,缀有各种串珠,帽子顶上插一撮表示吉利、欢乐和勇敢的猫头鹰羽毛。
    (2)标尔克。是用水獭皮做的圆帽子,帽壁绣花,顶上插有猫头鹰羽毛,与帽顶相接的部位用各色珠串装饰,珠串之间镶有珠玉、玛瑙、金银作的空扎孔,孔中插猫头鹰羽毛,夏天则扎各种颜色的三角和正方形头巾。头巾四角绣有各种花纹,质料都是丝织、毛料制品。
    (3)特特。用四方白布,在上面绣有花纹图案,折起多褶,扎在头上。
未出嫁的姑娘还在发辫上别有发带(用金、银缎制作)、颈上挂项链。手指上戴金银戒指及手镯。
已婚妇女除少妇在手指上仍戴有金银戒指及手锡外、其所戴帽子则有以下数种:
    (4)沙吾克烈帽(凤冠帽)。里子用毡做,外面罩有布、绒或绸缎,帽上绣满了各种花卉,镶嵌各种金银珠宝,前面饰有一行一行的串珠垂吊脸前。花头巾把两耳遮住,讲究秀气。
    (5)克米谢克(套头)。
    (6)什拉乌什(盖巾)。
     以上两种绣有“颊克”花儿,生了第一个孩子及中年妇女才戴。是一种用白布制作的头饰,用各种颜色的线绣制出各种花卉图案,宽而大,戴上后仅露出面颊、眼睛、鼻子和嘴巴,一直遮住头、肩、腰,长垂至头部以下,盖巾上别银、金制的别针。年岁长的妇女,或者子女多的妇女头戴宽大而花纹不太鲜艳的盖巾,或者只戴白色头巾。若是寡妇,在“克米谢克”上不绣“颊克”花纹。

    鞋子

    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哈萨克人的鞋、靴子都是皮革做的。男人穿的鞋和靴子种类很多;一种是高后跟的长筒皮靴,这种靴子长至膝盖之上,整双靴底从大底、膜底、主跟、包头、带面全部使用牛皮线缝、靴内穿毡袜,毡袜的边口上用十分美观的绒布料镶边,耐穿、美观、大方。二是夏天穿的靴子,靴底薄,里面衬着裹脚布或单袜子。三是狩猎时穿的靴子,靴子后跟很低,有包头,具有轻便柔软的特点。还有用软皮制作的软鞋子和皮套鞋子,没有高后跟。套鞋的外面用蓝色或其他颜色的布缝制成各种美观的图案。有的牧民有穿胶套鞋的习惯,目的是为了保护鞋和袜子,免受雨雪侵蚀,延长使用期,同时入室只须脱去套鞋,比较方便。哈萨克牧民还喜欢在靴底上打铁掌,因戈壁多石子,钉了铁掌,出牧时保护靴底不被磨烂。

    哈萨克族妇女的鞋和靴也有多种样式,最普遍的是穿“买斯”(皮靴),外套“开布斯”(套鞋)。富有的哈萨克妇女的靴子和鞋袜较阔气,穿的“买斯”(皮袜子)上绣花,“开布斯”(套鞋)上绣有各种装饰物。一般人家的妇女只穿普通的“买斯”和“开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