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京族风俗习惯

京族风俗习惯


京族风俗习惯


    恋爱婚娶

    踢沙与掷木叶

    每逢喜庆节日,特别是在“哈节”,京族青年人在歌罢兴尽的时候,就三三两两来到海边的沙滩上或丛林里游玩。这个时候,小伙子瞪大眼睛在姑娘中寻觅,如果发现自己爱慕的姑娘,就慢慢向姑娘靠近,用脚尖将沙子撩向对方,或折一桠树枝,将木叶撕成绺绺,掷到姑娘身上。如果姑娘对小伙子也是心中有意的话,她就照样用脚尖把沙子踢回对方,或者将木叶掷回对方身上,以表示接受追求。这个时候,有情人便离开人群,或是坐在沙滩上,或是相依绿树荫丛里,唱起一曲曲充满柔情蜜意的山歌。

    “蓝梅”传歌对花屐

    如果通过“踢沙”或“掷木叶”,男女双方有情有意了,便分别去找“蓝梅”来,将各自想好的一首情歌,请她代为传唱给对方,同时还送去一只描有花草等彩色图案的木屐。

    “蓝梅”在京语中是“牵情引线的媒人”的意思,她不是专职的,只要当事者认为她合适就请她帮忙,在“蓝梅”传歌引线时,如果男女双方互相递送的彩色木屐合在一起正好是左右一双,那么这对情侣就算是“天意中”结成了,如果木屐不配对,就认为“天意中”他们“命相”不合,“无缘”相聚,结不成人生的伴侣。

    传递情歌和木屐之后,便由“蓝梅”选定佳期,进行“联亲”。“联亲”时,都是由男方托岛上有威信的“头人”或者亲友,帮助设置“礼”,请一对善于唱歌、机灵善变的男女,将“礼盘”郑重地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找两位出色的男女歌手来迎接“礼盘”。“礼盘”有轻有重。在接送礼盘的过程中,双方都以歌代言,比试歌才。双方一唱一答,情意缠缠绵绵,好比是男女当事人在唱情歌一般。待双方唱到情满兴尽的时候,女方家的歌手才把“礼盘”接过去。这时,双方的婚事才算是成为定局。

    “带中”伴新郎认亲

    在迎亲之前一日或数日,男方择定迎亲日期和“开容”日期,用红纸列单,并猪肉一块、槟榔一包送往女方家,称“送日子”。女方家如认为婚期太急,便退日子单,如认可,便收下日子单。在迎亲之前,男方送财礼给女方,通常需送猪肉100斤、酒200提(4提1斤)、米7斗和一些花烛、鞭炮,聘金不论。女方以全部聘金买嫁妆,很少补贴,嫁妆为蚊账、衣服、箱子、衣柜等日用品。

    在迎亲前一天(或当天上午),“带中”(京语,指很会说话的人)伴随着新郎来到女方家正式“认亲”。新郎身穿礼服--长衫,头戴毡帽,穿布底鞋或皮鞋,到女方家先拜女方家的祖公,拜四拜;再拜岳父母,拜三拜。礼毕,新郎将槟榔敬岳父母和叔伯婶母,半跪下,头向左侧,不能正视。

    在“认亲”过程中,始终以歌代言。为了探试男方的才学和智慧,女方的歌手一边唱,一边用一些预设的麻烦(比如在饭碗里插入一只竹篾圈圈或递一双一触即断用纸粘接的假筷子等)来戏弄对方。因此“带中”必须非常机智,应变力强,才能应付过去。如果应付不过来就会陷入窘态。大家尽情嬉戏,一直待到凌晨鸡叫才告结束,男方才告别女方返回家中。

    服饰

    京族人家的服饰穿戴,无论男女,都有其别具一格的独特美感。男性穿的是无领、无扣的袒胸上衣,腰间还束以一条或两条彩色腰带,有的甚至束五、六条之多,并以腰带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富裕或能干。由于其衫长过膝,衫叉的裂旗又开得很长,所以平时就把两边的衣脚撩起,打成球结,覆于腹部,这种扮相,使人洒脱、俊逸且豪放。男衫的颜色用浅青、淡蓝或浅棕三种,裤子惯穿黑色,既宽又长,其裤裆尤长,几乎是裤长的三分之二。青年女性穿的通常是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裤多为黑色或褐色;中年妇女是青色或浅绿色衣配以黑裤;老年妇女多用棕色衣或黑衣黑裤。女性的裤的宽阔度与男性无异,但上衣与男性相反,很短,衫脚仅至腰间而不及臀部。衣袖之窄,同男性无异,其宽度仅能穿臂。妇女的衣同样无领而开襟,但有纽扣三粒,袒胸处则遮一块绣有图案的菱形小布,年青人用红色,中年人用浅红或米黄色,老年人用白色或蓝色,这种小布通常“遮胸”,又俗称“掩胸”,是妇女常用的装饰品之一。

    以上所说的男女服饰,是平时在村里生产生活时的日常穿戴形式。如果离村外出,赶圩入市或探亲访友时,妇女加穿一件旗袍似的下摆较宽的矮领窄袖长衫,作为“外套”。男人除加穿一件长到膝盖的窄袖袒胸长衫外,另外还要戴一顶黑色或棕色的圆顶礼帽,俗称“头箍”。这种穿戴,无论是贫富都是相同的,只是在用料的优劣上有所差异。家境平常的人家一般用自制的粗织麻布料,富有人家选用绫罗绸缎、蚕丝织品或香云纱等贵重料子,用黑、白、红、褐等色。

    不管贫富,京族人过去都不习惯穿鞋,晚上洗凉水脚或雨天不出工时才穿一下木屐,其它时间总是赤脚。老人家穿的鞋也只是木屐或用棕树皮织制的拖鞋,俗“棕屐”。

    妇女日常的发式都是正中平分,两鬓留着“落水”,结辫于后,其辫用黑布条或黑丝线缠着,再将辫自左至右盘于头顶,其状犹如有图形的砧板一般,故民间俗称“砧板髻”。京族妇女平日爱戴锥形的尖顶葵笠,用以遮阳挡雨。京族妇女还有戴耳圈(亦称“耳环”)的习惯。少女长到六、七岁时就要穿耳,穿耳的时辰也很讲究,都是在端午节那天的上午请人进行的,因为民间认为,端午节有“龙王水”,这时穿耳孔最“吉利”。女孩到了十四岁就开始梳分头,盘结“砧板髻”和戴耳圈,标志着开始进入成年了。 生产习俗

    拉网作业

    拉网作业是京族较大型的群体性操作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大的拉网高八至九尺,长120余丈,整幅网身由六张缯网缀连组成,网眼较大较疏,网长100丈,略成桃叶状,两头高七尺,中间高一丈余。操作时,前者要三四十人,后者要二三十人,其操作程序大致是:(一)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二)在发现鱼情的地方,以竹筏或小艇将渔网徐徐放下,自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三)操网者分作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海滩岸拉收;(四)在拉拽过程中,两组一边拉一边徐徐靠拢,直到网尽起鱼。一次拉网操作就算结束。这种作业,男女均可参加,也不受季节限制,只要风平浪静或大风过后,发现鱼情随时都可进行。但这种拉网作业仅限于浅海,操作也比较落后,故产量也不很高。

    多种多样的渔网

    在渔猎作业中,除了拉网,还有各种刺网(包括定刺、流刺、旋刺)、塞网(又称闸网或壅网)、以及有专门渔猎对象的鲨鱼网、南虾网、海蛰网、鲎网、墨鱼网等等。至于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打蠔蛎等,都是较简单的小海作业了。

    塞网分疏、密两种,网的长度、高度与拉网相同,但其网的设置地点是在海滩上定置进行的。操作时把人分为在三组,各组又具体分为“号桩”、“插”、“挂网”(把网挂于桩上)、“挑沙土”(将网脚填塞)等工序。这种塞网的设置都是在潮涨之前预先进行的。当海潮上涨时,各种鱼虾就随潮水进入塞网圈内活动,落入了渔家为它们预设的“尘网”之中。待潮水涨定复退时,鱼虾们的回路已被渔网和沙土围成的海滩包围圈塞断,它们只好“束手待擒”,做渔家的“俘虏”了。这种“塞网”与“拉网”的区别在于,塞网着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网则着重在“拉”与“收拢”,其操作是各有特色的。

    鲨鱼网,是一种用于深海猎捕鲨鱼的专用网具,其网身全长120余丈,高4尺,网眼特宽,由网线、网浮(竹筒)、网坠(铅铁或石块)、网纲等组成。进行时主要由四人乘筏,到鲨鱼活动的深海里将鲨鱼拦截(二人掌筏,二人下网),把网的两端及中间脚部以重石坠定于海中,下了网后,人们就回家休息等待,也有在筏上等待的。待到半夜或次晨,复划筏前往观看网浮情况,当发现鲨鱼入网时,他们先让它们在挣扎中疲惫后,就以鱼叉或鱼勾之类的工具,把它们一条条地穿在一条长藤或绳索上,绑于竹筏的尾部,成串成串地划回来。这种鲨鱼网每次下网都有可维持三四天连续捕猎,鱼多的时候甚至可以维持七八天不等。这是一种既惊险而又充满乐趣的捕鱼作业。

    鲎网是专用于猎捕鲎的大网眼渔网。鲎为海上的节枝动物,其头胸部甲壳呈马蹄状,腹甲呈六角形,尾长尖且硬,呈剑状,其足尖利,能爬能游,活动必雌雄成对,喜沉海底沙泥处寻食,俗称为“鲎鱼”。鲎网通常长度多为135丈,高度为4尺,其网眼比其他网类都大,全网可围海域近一里。

    海上的规矩和禁忌

    京族渔猎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习俗、规矩和禁忌也是纷繁多样的。例如,在缀织渔网时,忌人来问三道四。在浆网或晾网时,竹竿头处要挂上一团簕刺(又称“簕古头”)以避邪。每次扛网出海前,要在门外烧火一堆,把网从火上扛过,以示“兴旺”。特别在新竹筏装成后,要在路上或海边堆以融融热火,然后把竹筏从火上扛越而过,才能正式下水使用。一切网具,忌人在其上面跨过,特别严忌妇女跨越。胶新网忌别人走近观看和讲话,若这样,就认为此网将捕不到鱼。抬网出海,下第一网忌碰见女人。新造竹筏未下水时,忌煮生鱼或焦饭,若这样,认为当年会捕不到鱼。拿鱼篮出门到渔箔去捕鱼时忌见女人。忌到渔箔里大小便。坐船忌双脚垂在船外或舱里。船头烧香敬神的地方不能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