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仫佬族风俗习惯

仫佬族风俗习惯


仫佬族风俗习惯


    生活服饰

    仫佬族的服装很朴素,近百年来其服装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

    辛亥革命前,仫佬族普通人家,成年男子一生之中只缝制一件长衫,做客时穿着。其他时间都穿无领短衫,长度可掩盖臀部,身宽袖大,前襟缝扣,开于右胸侧面,俗称“木桶盖”,也称“琵琶襟”。

    1911年以后,男子穿琵琶襟衣服的渐渐少了,大都改穿大襟衣,即把开于胸右侧的襟移到肋下,样式仍与琵琶襟衫相同。这个时候,时兴起“紧身衣”和“马裤”,多在冬天穿。

    1949年后,仫佬族的服装大多已经汉化了。80年代,更换上各式时装,原来的服装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时有穿着外,平时少见了;节日盛会里,文艺工作者作为民族的艺术服装,才穿着起来。

    服道尚青--《广西通志》载:“宜山姆姥即僚人,服色尚青……”,爱穿青色是仫佬族服装的特色之一。仫佬人自种棉花和蓝靛,自织土布,自染。染布的做法是;将布放进染缸,用蓝靛水浸泡,着色均匀之后捞起,用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晾干后,用石磙滚化或棒槌敲打,这样制作出来的布料闪闪发亮,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蓝靛染制的土布,仫佬人视为珍品,老年人的"防老衣"和姑娘们的“送嫁衣”都是用这种布料做成的。仫佬族妇女用这种布料缝制的围裙、系带用黑白棉线织成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裙边由抽纱拧线织成网状的花纹。姑娘们走坡时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人的“同年鞋”一定要用这种布料做成。而船形绣花鞋--送给老年人的礼物也非此种布料莫属了,而腰带、包头布等物品,在这种布料上用小彩丝线绣上花、草、虫、鸟图案,更显得生动美观、栩栩如生了。

    送嫁衣是仫佬族姑娘在出嫁之前,用蓝靛土布精工制作而成的服饰。每位仫佬族姑娘大都有二、三套“送嫁衣”。这种衣服由于做工精细考究,工期长,原材料不易获得,因而平常的日子很少穿出来,只有当她出嫁时或做伴嫁娘送嫁时,才从箱柜里拿出来穿。穿过之后又珍藏起来。

    仫佬族妇女的装饰品,喜欢用白银和玉石制作,银制饰品有:银针、银钗、银簪、银镯、银戒指、银环。银针约三寸长,形似葱叶,上大下锐,粗如小葱之叶,插于髻上作髻之用。银花上用细银丝卷成的短银柱两条,柱端各套安一只小绒球。银钗也是插入发髻上的装饰品。银环和银钗平时都不戴,仅在出嫁和做客时才佩戴,玉制饰品有玉簪、玉镯。

    恋爱、婚娶习俗

    仫佬族青年的恋爱历来是自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在节日坡会上,或平日赶圩时,或参加同辈伙伴们的婚礼歌堂中,或参加亲族们的“依饭”节活动中,物色到意中人,便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仫佬人唱歌时往往二人二声部对唱,因而恋爱初开始时,男女双方都邀约一位歌伴作为恋伴,既作掩护,也为自己壮胆,还作为亲密的参谋。

    仫佬族青年男女大都在坡会对歌中发展友谊与爱情,因而称为“走坡”。

    “走坡”是仫佬族男女青年的传统社交方式,在坡场上进行广泛的接触、交流,以歌为纽带交朋友、传知识、叙情爱。

    走坡的季节为春、秋二季,最隆重的为春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

    每到走坡时节,后生、姑娘们便成群结伴身着盛装,汇集到坪集上寻觅意中人,一旦找到,便相邀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对歌。仫佬族男女青年在"走坡"中社交往来是文明的,恋爱是自由的。

    仫佬人结婚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仫佬族同姓是不通婚的,但同姓而不同“冬”的,通常可以通婚,其他房族内通婚便是“乱伦”,为族规所不容。

    “会亲”相传是仫佬族古老的婚娶方式,现在已经消失。媒人穿针引线之后,如果双方同意结亲联姻,男方便挑一担酒肉放在十字路口,然后避开。女方和她的父母、亲友前往这里吃一餐,剩下的全部带走。第二天,女方家回赠同样的一担酒肉在路口,男方和他的父母、亲友也来取食,这就是“会亲”,“会亲”是整个娶亲仪式的第一步,完全由媒人主持,双方均不见面。

    娶亲之日,男方派两位漂亮的少女随媒人前去迎亲。新娘由数十名女伴随行,每人一把油纸伞,一路将新娘遮蔽,不让路人看见。至新郎家时,用黑布蒙头进入洞房,新娘从娘家出来到入洞房,不能见人,不能望天。当晚伴娘与男家宾客竞唱山歌,以赌胜负,直到次日天明。

    这种风习至今已消失,只保存在老人们的回忆、叙述之中。

    居住习惯

    仫佬人居住的总体特点是“聚族而居”。同姓的大都住在一个村子里,如果一个村的居民虽同姓但不共祖的,也必须分段居住,相互不混杂。例如谢村居民,虽全姓谢,但远祖却是三个人(民间俗称三大户),因而,三大户的子孙将该村分为上、中、下三段,界限分明。

    仫佬族的村落多为背靠石山,面临田垌,村后的石山大都封山育林,村边有一些古树,点缀着乡村的风景。仫佬族的村落60户以上的居多,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多在三、五里以内。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每村都筑有高两层楼的炮楼,这些围墙和闸门如今仍可看到遗痕。

    仫佬族的民居,水田区的建筑在平地上,峒场区的建筑在斜坡上。层式大都为平房,下有一两尺高的地台,火砖砌基,泥砖砌墙,栋梁、桁椽等都用木料制作,屋顶盖瓦片。屋内有楼一层,但不住人,作为谷他或杂物房,人大多居于地面。居民的建筑形式多为一排三间,正屋的正面大都留有天井;房屋地基如果宽敞的,还有一座一排一至三间的下座(即下屋)。

    仫佬人家建筑房屋,大都要准备三年,先将所需材料备齐,然后养一两头大猪,作为建屋时的菜肴,造屋时,同族同屋的亲朋大多来帮忙,主家只招待酒饭不付工钱,来年别家建屋时也去帮工,称为"还工"。

    地炉是仫佬人家特有的取暖、烧火的生活设备,挖地炉烧火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明代嘉靖年间的田汝成在其所著《炎徼纪闻》中就对仫佬人家的地炉有所记述。

    地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地炉一天到晚是不熄火的,随时随地都可煮烧烤用。炉子同时把水坛的水加热,因此,一年四季热水不断。地炉还是土“暖气设备”和“烧烤设备”哩! 仫佬人家进新居非常讲居,新屋落成后必先择吉日,进新屋的前一天,先请法师主持法事,举行祖宗进新居仪式。其过程如下:法师把原来的香火案上香炉里的一部分香炉灰取出,放进新香炉里,新香炉底放几枚钱币,然后点燃一束香插放炉中。法师念完符咒之后,把两张沾有鸡血的纸钱贴在香炉上,最后带领主家男男女女护送香炉入新居,安在神位上。

    吉日清晨,主家长者先到新居里烧一大堆火,火燃烧得越旺盛就越吉祥,也就预示将来人畜兴旺,五谷盈仓,财源茂盛。然后把家里的最好的东西和最新的东西装进新箩筐里,全家人都穿上新衣裳挑担新箩筐进新居,这样就会百事如意,万象更新了。天大亮之后,亲戚朋友持“米担”、“花红”、“财礼”等前来祝贺。共同饮宴并设歌坛对歌,到第二天天亮,歌声阵阵,更增添喜庆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