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商业习俗

商业习俗


商业习俗


    崇商风气
    旧时,甬人多谋业商界,男孩子十五六岁,出门当学徒,学生意。民是《鄞县通志?文献志?礼俗》载:“本邑为通商大埠,习与性成,兼之生计日绌,故高小毕业者,父兄即命之学贾。而肄业中学者,其志亦在通晓英、算为异日得商界优越之位置,往往有毕业中学不逾时即改为商。即大学毕业或自欧美留学而归者,一遇有商业高等地位,亦尽弃其学而为之。故入仕途者既属寥寥,即愿拥皋皮而终身为教师者,十之中亦不过三四。”又记:“商业为邑人所擅长,惟迩年生齿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于用,本埠既无可发展,不得不四出经营以谋生活(中略)邑人之足迹尢以上海为最盛,经商于此者,奚啻二三万人,故有第二故乡人谚。”

    崇商风气所及,城区街道巷弄多以集市、店铺、商号集中地冠名,如木行街、药行街、羊行街、卖饭桥、卖席桥、米店弄、笔店弄、鼓店巷、帽店巷、腊店巷、漆铺巷、打铁巷、铁锚巷、铸坊巷、镬厂巷、后市巷等,有的延续至今。也有以市集集期冠名,如南门三市。旧时路遇熟人常问:“在啥地方发财?”外出经商有成就,谓之“出山”,反之则谓“呒出山”。在民间歌谣中亦有反映,《侬要啥人抱》:“囡囡宝,侬要啥人抱?我要阿爸抱,阿爸出门赚元宝!”《小白菜》:“小白菜,嫩艾艾,丈夫出门到上海,上海‘末事’(商品)带进来,领舍隔壁分点开;小白菜,嫩艾艾,丈夫出门到上海,廿无廿元带进来,介好丈夫哪里来?”《莫难熬》:“阿毛嫂,莫难熬,阿毛哥信带到,初一勿到初二到,初三夜里准定到!”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崇商风气除旧布新,充实新的商品意识,宁波工商业、对外贸易、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此崇商风气有关。

    生意兜揽

    生意经    流传许多商谚,如功名要求,生意靠兜。和气生财,生意会来。和气能招千里客。信誉招千金,美言成交易。不怕卖不掉,就怕话不到。死店活人开,买主上门来。生意不成仁义在,等等。

    招徕术语    注重店堂装潢和货架陈设,谓“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头自来”。旧时大的商铺自设栈房、卧室,大买主、老买主来店采货,备饭留宿,夜里返里赠送印有店号的灯笼。农村商家办货,有的开具货单托航船老大代购代捎。商铺亦常向老客户、航船老大赠以岁时节日礼品。亦有在店堂内悬挂名家字画,或举办花展、音乐会等,以广招徕。

    赊销    旧时商店放账赊销,牛骨行(牛骨粉作农肥)向农家放账占95%。大的商行按区乡划分账区,重阳节系收账期。若付现金则七折优待。冬至至年终,为一年赊账收款期,由放账先生挨户登门收款。凡年终解账者,加收货款10%的滞缴费。城区每当腊月十六日,商店贴出“年关在尔,止账后收”告示,意谓年关将到不再赊账,以前赊账皆要收回。

    红票    亦称礼券、礼单。城区商店为扩大销售,发售红票,顾客可将此馈赠亲友。红票购兑商品,按喜庆礼尚、岁时节物各异,有黑枣、花生、桂圆、荔枝合为一份礼单,谐音“早生贵子”;蛋糕、桃酥、红烛、长面合“糕、桃、烛、面”。在一些商品上写有“百年好合”、“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等吉词。

    红圈奖    商家为推销残闪、冷背、滞销商品专设的奖赏,属厘金性质。始于棉布店推销冷背疋时在布签上盖有红圈,故名。推销一尺布得红圈奖一分,一丈得一角,若标有两个红圈,则可加倍得奖。

    解放后,各种兜揽生意、招徕顾客习俗虽有交易,但有些仍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