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妈祖

妈祖


妈祖


    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记载妈祖的文献最早当推宋绍兴年间进士、莆田人黄公度的"题顺济庙诗":"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萃晴空;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墙一信风。"短短八句诗,叙及妈祖生前、死后事迹及当时百姓热烈崇祀的情形。可见在宋绍兴年间,妈祖信仰在莆田已经流传。据考,莆田妈祖庙建于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宣和四年朝廷赐庙额"顺济"。顺济庙即妈祖庙。

    关于妈祖的生卒年,历来有多种说法。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妈祖本姓林,名默,为莆田湄洲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卒于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

    传说妈祖自小即能言人祸福,亦懂医药,能生人福人,而且从未以死与祸恐吓人,因而大家都喜欢与之相处交往。

    据说她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她的父亲带着她的四个兄弟分乘五只船出海。夜晚,梦中的林默忽然手脚乱动,母亲急忙将其推醒。林默竟焦急万分地告诉母亲:"爸爸和哥哥的船遇到了风暴,我两手两脚各牵一只船将他们救出。还有一只,我用嘴叼着,您一叫,竟被风浪卷走了。"说完大哭起来。母亲以为孩子说梦话,根本不相信。谁知几天后,父亲和哥哥回来,哭诉海上遇风暴之事,说其时有一女子车五条船脱险,但途中大哥的船却被风暴卷走,沉没海中,竟与林默所说一般无二。这事顿时传开,而且越传越远,越传越神,都说是林默的无神出海救了父兄。

    林默终身未嫁,亦无后裔,但有门徒。她以巫为业,兼行医道,能预测天气变化,并熟习水性,善驾舟船,时常出入海浪中救护行船之人。最后在一次海上救难中,因风浪过大,被台风卷走,年仅27岁。林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又有超人的本领,人们当然不愿承认她的死亡,认为她是羽化登仙,是神仙来唤她回去。为了纪念她的功德,也为了祈求她的庇护,当地的居民就合力建起第一座妈祖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初九都要条把这位海上守护女神。而这位女神据说也不负众望,"升天"之后,关于她显灵救护船民的传说竟越来越多,越来越神。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持事业的发展,以行船谋生的船工渔夫也逐渐增多。他们面对反复无常的大海,只有在祈求神明庇护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妈祖的信仰于是渐渐传开。而随着妈祖信仰的传播,历代皇帝对妈祖的话封也逐步升级。

    初时,妈祖庙只是莆田海边的杂祠。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领事路允迪奉使高丽国,在黄水洋遇风暴,第二船三柁并折,危急万分。恰好此船上水手从莆田雇来,危难中祈祷妈祖,终于转危为安。返国后,奏请朝廷,宋徽宗于是赐"顺济"封号。

    到了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莆田人陈俊卿为当朝丞相,笃信妈祖,于是请朝廷诰封妈祖为灵惠夫人。丞相登高一呼,莆田仕宦对妈祖信仰的推崇更是不遗余力。第二年江口便又盖了一座妈祖庙。以后,陈俊卿又献地建白湖妈祖庙。到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民间妈祖庙已渐多,妈祖也已晋封为"灵惠助顺显王英烈妃"。

    元朝是闽省历史上航海最发达的时期。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9年),妈祖被封为"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接着,又在至元十八年、至元二十六年、大德三年、延佑元年、天历二年、至正十四年,屡次加封。最后元至正十四年(公无1354年)的封号为"辅国护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自元之后,民间便简称妈祖为"天妃",妈祖庙也多称为"天妃"庙。

    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曾两次奉旨到莆田湄洲的妈祖庙朝拜,投资扩建庙宇。永乐市并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下令在南京仪凤门外狮子山下建天妃宫。其时,这位源于莆田的地方性海神,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天妃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