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风俗习惯 > 石壁风俗

石壁风俗


石壁风俗


    令客家人瞩目的弹丸山村石壁,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关注,不仅客家学者纷至沓来寻访奥秘,慕名而来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都想领略她的异彩风姿,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尤其令人神往的是石壁的民众风情,任人咀嚼无穷、寻味万千,使我们联想着中华古国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客家人坚执的信念和至今遗留在石壁的中原风俗。无论研究石壁、或研究客家,都应从研究石壁的风俗民情入手,以提示她深奥的文化内蕴。研究风俗,旨在“探索近代的社会制度、风俗与信念之起源,并剖析影响于国家生活的各种民风与行为的动机”。探讨石壁风俗,其目的也在此,却也是一切学问中“最有兴味,最有价值的一门学科”。

    一、石壁风俗的形成

    风俗最显著的特点是民众性、传承性、地域性、稳固性。某项风俗在民间形成之后,便成为一地人民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然而一些有违当朝政法社会制度的风俗,历代封建统治者虽曾严格限制,但在民众心里扎下深根之后,却也是一代一代传承,很难改变。即使在苛严政治制度桎梏下有所收敛,但一旦社会制度发生变革,又重复兴起,由此观之,风俗对于一地政治、社会有着深刻影响。这正是阐明,石壁独特风俗形成之后,经过漫漫的历史长河和一次次政治风云的冲击,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能够延续至今,保持中原古风俗的遗风,其根本原因是它的稳固性和传承性,在民众生活中形成道德行为的规范。石壁风俗是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射着客家人特殊的精神风貌。
 
    隋唐之际,由于战乱、灾荒或政府奖掖等诸多因素,中原汉人迈着艰难的步履,一批批向南逃亡,在南迁过程,大多曾滞留石壁。尤其第二次唐代大批移民中,在石壁定居时间长、人口多,为石壁风俗的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陈运栋教授《客家人》中指出:“自从经过一次战乱之后,客家移民的主力,遂由长江南岸迁移到赣南山地,后来就以宁化一带为据点,向闽粤赣区拓植。”大量移民的涌入,多来自中原,有较为相同的风俗,如婚庆、丧葬、生产、生活、服饰、语言、岁时节日等,都有其中原地域的广泛性。

    石壁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石壁的风俗不是孤立的。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壁风俗形成的重要基础上早在千多年前深埋在地下的如淮土乡淮阳赤下窑的唐代古窑址的古瓷器标本等出土文物,用古老、沉默、刚毅的语言证明石壁历史的久远。

    石壁究竟何时有人类居住?笔者未曾读过这方面的资料。以福建人类活动历史推算,唐之前已有人类活动的史迹。至少也有三四千年。有关福建先民的记载,据先秦典籍《周礼?职方氏》称:所谓“七闽”,毫无疑问,包括石壁在其中。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是有七支不相属的闽部族。许慎则认为,是南方百越中活动在东南的一支,是以崇拜蛇为图腾的部族。《史记》《汉书》称:“福建先民习于水性,便于用舟。”《汉书?严助传》谈到闽越国时云:“越方外之地, 发文身之民也”。这些记载是不是与石壁先民有关,笔者不能武断地证示。可以肯定的是客家人大量涌入石壁之前,石壁曾是土著人繁衍生息之地。不论土著人口多少,他们在生活过程,形成了较为古朴的原始习俗。由于大批汉人来自中原,栖居石壁,冲击着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从石壁风俗中至今遗存的“夤夜抢亲”、“蜡烛火种”、“背抢新娘”,无疑是石壁土著成为社会抢新的遗风和对火神的崇拜。这是一种土人文化,也包含了客家南迁的移民文化,经过中原文化的播衍,在长期历史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形成。石壁风俗发展的根本性在于它接受、继承了中原正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冲撞,吸引了多种养份而丰富发展起来,不仅继承着儒家风俗的传统,又渗透、融合迁移地区和当地土著的风俗。尽管大批的客家先民纷至沓来,反客为主定居石壁,却不能排除土著民风的渗透。汉人和土著民俗民互相的融合、渗透,使一些比较单一的民俗事象呈现出丰富和多元的内涵,形成了石壁独特的民俗色彩。而后,土著逐渐被同化,演绎为客家文化来主导石壁社会的发展,客家人构成石壁的主体,构成客家文化的形态,这是形成石壁民俗的基础。
 
    石壁独特风俗的形成是基于如下条件: